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27GW组件出货!天合光能1~6月营收同比增38.2%,净利同比增179%

2023-08-30 09:16:39 来源:能源一号

天合光能8月29日晚间公告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93.84亿元,同比增长38.21%;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78.88%;基本每股收益1.63元,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0.47亿元,公司总资产高达1171.7亿元,同比增长了30.22个百分点。


(资料图片)

2023 年上半年,天合光能的组件出货量约 27GW,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公司累计组件出货量超 150GW。

据统计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获得的光伏组件收入为339.7亿,占比69%。系统产品收入126.8亿,占比26%。电站业务11.9亿,占比2.41%。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取得收入4.5亿。同时公司境内外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2.39%和47.61%。

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公司累计组件出货量已超过 150GW,其中 210 组件出货量超75GW。

天合光能基于全球客户需求,全面推出了至尊 N 型全场景化解决方案,全系列包含至尊 N 型710W、至尊 N 型 620W 和至尊 N 型小金刚 450W 等产品,涵盖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全场景,产品均基于先进的 210 产品技术平台和 N 型 i-TOPCon 电池技术,以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功率、更高的发电量和更高的可靠性,持续降低度电成本。同时,公司还在行业内革新性地推出了矩形硅片电池产品“210R”,引领了全行业硅片电池矩形化的趋势和潮流。

2023 年 7 月 7 日,天合光能联合8 家企业倡议组件尺寸标准化,就新一代矩形硅片中版型组件尺寸标准化达成了共识,为矩形硅片组件产业链降本和规模化发展赋能。同时天合光能也实质性推动大版型及小版型组件尺寸统一。

在大版型上,2021 年,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下,天合光能联合行业企业已实现 210 组件整片60 片和 66 片等版型的尺寸标准化,本次倡议再次明确纳入 210 系列组件尺寸。在小版型上,天合光能推出 1762*1134mm。

此外,2023 年上半年天合光能青海基地一期 20GW 单晶硅项目陆续投产,标志着公司“210+N 型”一体化主产业链的全面贯通,在引领行业向 N 型产业链转型的同时,也为公司 N 型供应链的品质及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当前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建设有多个光伏产品生产基地,其中国内主要生产基地包括江苏宿迁、江苏盐城、江苏淮安、江苏常州、浙江义乌、青海西宁和内蒙古等地,海外主要生产基地包括越南和泰国基地,确保公司先进高效产品的充足供应。

当前光伏行业处于 P 型向 N 型技术升级迭代的关键时点,公司将加快先进高效电池组件及上游晶硅段产能建设,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及提升市场领先地位。

产能制造端,光伏行业正走向 N型技术迭代的新阶段,公司率先着手 N 型技术研发,始终走在技术创新前沿,2023 年 8 月,青海基地 N 型电池成功下线,成为行业率先实现 TOPCon 组件量产功率突破 700W 的组件制造商。同时,青海基地实现拉晶、切片、电池、组件的全面贯通,加速形成 N 型一体化产业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支架业务实现出货 3.3GW,较去年实现突破性进展。上半年国内光伏系统业务市场开发环境复杂,公司积极探索新型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在西北区域参与国家第三批大基地项目,并取得青海省海南州 1GW 源网荷储项目;在西南区域成功获得 2GW 集中式项目开发资源,实现多维度突破。

分布式系统业务持续迭代户用场景解决方案,开创性发布“富家光伏花园”,建立全链路业务矩阵;在工商业领域,推出全新天能瓦 3.0PRO 光伏屋面维护系统推动建筑能源转型;同时积极布局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构建零碳生活、零碳生产一体化生态平台,推动智慧能源产业的升级发展。

在产品研发方面,高效电池研发团队继续保持 N 型 i-TOPCon 电池产业化效率及良率的行业领先,最高量产效率提升至 25.8%;同步重点研究未来高效电池组件方向之一的 HJT 电池和组件技术,HJT 组件通过 IEC 全套可靠性测试。储能方面,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积极研究储能电芯领先技术,已完成了市场主流 280Ah 电芯产品的开发,常温循环寿命超过 12000 次70%SOH,并已投入量产;此外着眼于高功率、高能量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设计开发的高功率液冷储能系统满足在调频、调峰的使用场景。支架方面,公司针对“光伏+水务”场景为客户量身定制了“天合智能柔性系统解决方案”,跟踪支架研发中心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完成了 1P 和 2P 全系列跟踪支架产品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建立了行业首个跟踪支架风压系数时空分布原始数据库,不断增强产品可靠性。

公司稳步有序推进管理变革和组织变革,持续加强服务客户的组织能力建设,建设端到端产业生态能力,保持对短中长期技术能力均衡投入,驱动平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跃升,构建全面服务客户需求的端到端组织能力。面向公司长期使命,公司全体员工保持奋斗意志,持续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支撑公司经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相关利益方持续创造价值。

公司变革在以下三方面持续体现价值:

1)构建高效协同的组织能力,创建自我驱动的组织氛围,形成持续熵减的组织生态;

2)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业务与管理高效协同的经营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大变革促进经营管理效率大幅提升,以数字化打造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创建数字化流程支撑公司跨越式发展;

3)提升经营业绩指标,在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润、现金流等各核心经营业绩指标方面每年实现持续的大跃升和优化。

2023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26.78亿元,同比增长 24.44%,占营业收入 5.42%,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 505 件,发明 212 件,有效发明专利持有量持续位居中国光伏行业领先地位。公司 2010 年至今已先后 25 次创造了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

电池方面,报告期内公司 N 型电池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的行业领先性进一步扩大,当前 N 型i-TOPCon 电池最高量产线平均效率已达到 25.8%,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此外公司对 HJT、XBC、钙钛矿叠层等各项电池技术也均有储备。

组件方面,公司基于先进 210 技术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价值为导向,创新性地升级开发出210R 矩形组件产品及 210+N 组件产品,实现进一步降本增效,打造多层次的至尊产品家族,全面满足户用屋顶、工商业分布式、山地、荒漠、水面以及大型地面电站的全场景需求。

储能方面,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布局,推出涵盖电芯、万次循环液冷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等在内的全栈式储能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投入建设一体化先进产能。2023 年上半年,天合光能青海基地一期 20GWN 型拉晶项目陆续投产,标志着公司向 N 型产业链上游的成功延伸。预计 2023 年底公司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可分别达到 50GW、75GW、95GW,其中 N 型 i-TOPCon 电池片产能将达到40GW。

公司一直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当前在海外设有 6 个全球及区域总部及 2 个生产制造基地,全球总雇员人数超过 3 万人,员工来自于 65 个国家,服务于全球 160 个国际市场,实现市场全球化、制造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公司拥有国际化管理、研发团队,是全球光伏行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随着全球化布局的加深,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立足电池及组件创新技术研发,一方面不断将创新研发成果转换为产品价值,另一方面着眼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进行领先技术研究积累,为增强产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1)N 型 i-TOPCon 电池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N 型 i-TOPCon 电池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天合光能 N 型 i-TOPCon 电池具有创新性结构,采用N 型硅片为基底,其背面钝接触技术通过叠层薄膜结构设计,有效降低了金属接触区的复合,实现载流子高效传输,显著提升了电池效率。天合光能 i-TOPCon 电池产品效率及良率实现行业领先,当前最高量产线电池平均效率已达到25.8%,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电池 LID(光致衰减)显著低于P 型 PERC 技术电池,结合先进的氢处理技术,还获得了较低的 LeTID(光热致衰减)的特点。2023 年 5 月,公司面向全球发布新一代 N 型i-TOPCon 先进技术。通过选择性发射极、背平

面微结构反射器、高掺杂低复合 TOPCon 结构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电池转化效率。

(2)HJT 电池和组件技术

作为未来高效电池组件方向之一的 HJT 电池和组件技术,是公司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2022年底建成了基于 210mm 大尺寸 HJT 高效电池实验室,技术研发水平国内领先,HJT 组件通过IEC 全套可靠性测试。

(3)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

天合光能注重太阳电池前沿技术的研究,目前开发的钙钛矿/晶体硅叠层太阳电池,实验室电池效率已超过 31%,实验室技术研发水平处于国内行业前列。

(4)PERC 电池量产技术

公司持续开展创新研发,支持各 PERC 电池量产效率的持续提升和非硅成本的持续降低, P型 PERC 电池产业化效率行业领先,浆料单耗上半年降幅超过 10%。

(5)至尊组件量产技术

公司创新性地在先进 210 技术平台多主栅(MBB)、高密度封装技术、无损切割技术基础上,

叠加 N 型 i-TOPCon 先进技术,正式推出 210 至尊 N 型组件产品,将210 平台和 N 型技术两者优势累积,产品具有高功率、高效率、高双面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以及低度电成本的特点,基于新一代 N 型 i-TOPCon 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天合光能至尊 N 型 700W+组件实现量产,进一步提升发电量收益,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6)BIPV 产品技术

公司在 BIPV 技术领域持续做好技术储备,包括市场洞察和技术产品规划,在天能瓦新一代组件(双玻,防积灰等),建材一体化斜屋顶组件都已经完成产品研发和量产推广,在 BIPV 墙板组件、幕墙组件、彩色组件和柔性组件等建筑不同场景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且深度和建筑结构相融合,探索 BIPV 组件标准化之路,同时参与了多个实际建筑项目设计,积累丰富经验。

(7)智能化跟踪支架电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开发基于数据学习的“自感知-自识别-自优化”的新一代智能跟踪技术,深度研究基于支架电机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健康状态的诊断算法,全面升级支架监控平台,重点开发“多角色权限管理系统”、“主从同步冗余技术” ,保障跟踪支架系统长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完成了 1P 和 2P 全系列跟踪支架产品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建立了行业首个跟踪支架风压系数时空分布原始数据库,联合开发了风振分析和等效静力风荷载分析技术,具备了代替第三方风工程咨询公司的自主风工程技术。Vanguard 2P 推出全新的电气联动多驱方案,解决了主流机械传动杆系统安装繁琐和故障率高的行业痛点。原创性开发了自锁和连接器等颠覆性跟踪支架新技术,全新升级的 1P 新产品完成立项。

(8)储能整体系统创新与电力电子开发

公司着眼于高功率、高能量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设计开发的高功率液冷储能系统满足

在调频、调峰的使用场景,满足在 1 小时内以最低电量配置要求输出最大功率要求;此外,优化排布集装箱内的设计,将标准的20 尺集装箱在有限的体积内电池容量达到最大,面积密度争取达到 339kWh/㎡。更好的满足了发电侧的储能产品需求,降低了场站对土地使用面积的需求,有效的降低了系统集成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储能电力电子团队致力于开发高压储能变流器关键技术,提升新能源入网的稳定性,保证新型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

(9)储能电芯研发与产业化

公司积极研究储能电芯领先技术,已完成了市场主流 280Ah 电芯产品的开发,常温循环寿命超过 12000 次 70%SOH,并已投入量产。此外,完成耐受高温环境的第一代正极、负极、电解液材料定制化开发,基于上述材料,提出了第一代高温化学体系设计方案并完成验证,可在 45 度环境下实现普通电芯常温下的循环寿命。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